看了点映,真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又见奈良》有点感人。

0 2
Avatar for fefsefefeff
3 years ago

投电影,上准啦!

娓娓道来的故事,温柔克制,就像开一卷裱好的画,慢慢展开呈现给你,结尾三个人在街上走,T. 邓老师的歌声成为整个情绪的出口,舒缓的,慰藉的,如同时间的长河,温柔抚平一切。大道至简,真诚的故事和表演,总是能打动人心。

看了点映,真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又见奈良》有点感人。

目前今年华语最爱,战后遗孤的开头动画便已飙泪。电影前半部分每3分钟就有一个轻松亮点,被海关没收的酱牛肉、鬼鬼祟祟抢镜的鹿、适应湖里生活的海螃蟹、一紧张就说俄语的奶奶、鹏飞出镜的学牛叫卖肉员、装了锅的就是从中国来的…信手拈来的小幽默,在如此沉重的题材里熠熠生辉。最喜欢两个异国老人互看照片的片段,无声胜有声。全都白照了的照片,白费工夫的奈良之行,再见亦宽慰。当片尾熟悉的旋律响起,好怕是那首时,结果泪腺彻底决堤…寻找,所有遗失的爱。

一部可以在电影史上留名的电影。 题材上如果你只看到了亲情与母爱,那你完全没有理解电影的深意,这是一部反战片,电影中人物所有的苦难都可以追溯回战争的遗患,母爱已无处安放,老无所依…… 结尾有人说是开放型,错!结局是女儿已死,无亲可寻了,但是剧中人无法面对奶奶,导演也不忍直白地拍出来,因此用一个长镜头的漫无目的的走和突起的邓丽君的《再见我的爱》来玩转表达…… 表演上本应是个煽情的电影,但导演摒弃了廉价和老套,情感克制内敛,我看到了非常不一样的表演。三个主角的表演各有特色,非常的耐看。 “又见奈良”是谁又见奈良?奶奶是第一次来日本,不可能“又见”,那么是谁?其实是那些遗孤从小被抱着离开故乡,或根本出生在东北战后又回国的“又见”,如果你弄懂片名,就更加理解了它反战的主旨。 又见奈良,再见战争!

https://www.vlive.tv/post/1-22134974

https://www.vlive.tv/post/1-22135122

https://www.vlive.tv/post/0-22128611

影片以一种尽可能柔和的笔触来描写一个二战日本遗孤不那么如意的故事,故事虽然是描述二战遗孤独的,但是她本人从未出现,再加上慢吞吞的叙事手法倒是颇像一部日本电影。 电影中三段没有语言的情景倒是很抓人,很是考验演员的演技,尤其是那段买肉的情节,很生活很有趣。老演员吴妍珠演的真好。 奈良,据说是风景很优美的一个地方,本以为至少会是一部优美的风光片,简直可以做旅游宣传片用的那种,没想到展现不够。不知道是导演的问题还是摄影师的问题还是摄影机的问题。还是,故意的,不想喧宾夺主,不想让风景抢了故事本身的风头。 片尾再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平尾昌晃的经典歌曲グッド・バイ・マイ・ラブ,一九七七年邓丽君翻唱了中文版“再见吧我的爱人”。放眼整部电影没用什么音乐来衬托情节和演员情绪,更多的是展示电影本身。

《又见奈良》 让我们对日本战后遗孤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影片取景在日本的奈良,安静美好的自然风光徐徐呈现在眼前,有了想去奈良看一看的想法。影片的开头不乏幽默的情节,76岁的丽华阿姨精神矍铄,睿智可爱,在日本寻亲的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使她越来越接近养女的生活,在日本寻亲失败,不被日本社会接受,战后遗孤的身份显得很是尴尬,在日本被当做中国人,在中国又被当做日本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战后遗孤在归国后的生存现状,深刻呈现了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创伤。丽华阿姨的养女在日本郁郁而终,最后留下一封温暖的信给丽华阿姨,也许真是养女临终前写的,也许是初美为了安慰丽华阿姨写的,不论是谁写的,温情依旧,丽华阿姨的温暖坚韧善良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一直贯穿影片的始终,父母对子女的情让世间温情永不朽,我觉得这是这部影片传递给大家的精神。

8分,历史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了痕迹,它成了你我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偶尔一下,它会以刺痛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存在。 简笔动画简短介绍日本开拓团以及日本遗孤的历史,并交代了奶奶去往日本寻亲的原因,冲淡了悲剧色彩,也奠定了电影基调,它没有用常见的苦情戏或是以文化背景不同引发激烈冲突,而是以平和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讲故事。 第一场印象深刻的戏是奶奶紧张得说起了俄语:50年代中苏蜜月期,苏联在东北援建了不少工业设施,加上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学校都学俄语。第二个则是日本商户与奶奶,通过模仿动物声音来沟通,这既是种幽默,又展现出某种可能,日本遗孤并不被多数日本人所接受,可这不妨碍沟通的继续;海螃蟹放生湖里、照相机镜头盖没打开、两个完全无法说对方语言的老人家,互相展示照片并竖起大拇指,都饶有趣味。 不过“日本遗孤”虽然不至于沦落到背景板的地步,但还是太轻薄了点,尤其是了解到导演为了还原遗孤的生活,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和体验后,这种失望越发明显。 最后,紧凑的太鼓鼓点伴随着交替穿梭人群的镜头,凸显出紧张感,会找到吗?镜头转而呈现三人行走的长镜头,配合邓丽君的《再见,我的爱》,故事戛然而止,怅然若失。

首映,周末看到这样一部细腻、温润的好电影,很治愈内心,推荐给你。三个人代表三种身份(千里寻养女的伟大母亲中国奶奶/无归属感问题,牵挂日本养女的善良中国老人,缺失家庭归属感和亲情的日本退休警察吉泽/日本本土因自身经历能理解遗孤的日本中年人,没跟父母回中国选择独立自留在日本内心缺少归属感并极力寻找中的小泽/遗孤二代青年),三人走到了一起,踏上了寻女之路。片中多处细节处理很内敛很深刻,很打动我:奶奶吃着丽华曾工作过的地方的甜甜圈,品味着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女儿的丽华的曾经的点滴,这种仿佛接近了的情感的释放。丽华回日本初衷是寻找亲情,最终却只遇到不能交流的聋哑管理员-唯一的真朋友-能够真正的交流,这种凄凉和哀伤感。奶奶在疲惫中熟睡未听到前排两人接到电话传来的噩耗,以及小泽深夜哭着说“白照了”暗示“白找了”的悬念留白,最后在背景音乐中,奶奶的执着与坚定让吉泽不在等待女儿来信,而是借着继续找丽华达到内心情感释放,主动踏上也属于自己的心灵归属之旅(开始总走在最后结尾走在最前)小泽也在奶奶的感染下更加认同自己的身份,甚至放弃了寻找归属感的工作。寻女结果已不重要爱人也可以是内心接纳彼此的陌生人。

昨晚有幸参加毒舌组织的超前点播,这部影片讲述了70多岁老人异国寻亲的感人故事,奶奶的扮演者是银幕上让大家熟悉且亲和的吴彦姝,这次又上演了最硬盒的奶奶,可爱中有些俏皮,坚强中又带着韧性。 在寻亲的过程中,我们知道有战后遗孤这类群体,了解到奶奶始终没出现的女儿在日本寻亲的曲折与艰难。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平凡的好心人,和奶奶没有血缘关系的小泽,耽误上班陪同奶奶,一个人在日本努力生活,男友家长却不同意二人交往;一个人生活的日本老人,内心的孤独让他愿意帮助陌生人;一个公园管理人,在战后回国中不幸成为聋哑人,也许就是这些平凡的、真实的、生活写照,不经意会触碰到我们的心灵。 日本的奈良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有一种宁静,有一种优美,更有一种风韵,山野秋色,漫步在街道,(再加上影片插曲),会有走进自己心灵的意境。

作为一部跨文化的电影文本,《又见奈良​》在触及反战题材(日本遗孤)的同时,做了一次不大成功的视角选择——以主体间性代替了原本的主体性表达。整部作品没有让人深入主题内心,无论是开头的动画背景展示,还是结尾邓丽君歌曲所要表达的基调(对比《一路顺风​》结尾那首昂,有能看出差距),观众总是站在外围观看奶奶的历程。加之本片前半段轻喜剧、后半段人生无奈的处理,有点割裂,不过艺术性和无奈的情感追寻的主题是能够体会到的。就像结尾,不知养女死没死,或许是找不到了。但无论是面对日本文化的中国人,还是遥望故土的遗孤,他们处在一个灰色地带——身份证明在他们那失去了意义,没有日本的名姓,亦没有中国的家庭。

1
$ 0.00
Avatar for fefsefefeff
3 years ago

Comments